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乡村振兴背景下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分析

来源:SCI期刊网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1-08-13 08:21 热度:

摘 要:[摘要]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在地质地貌、大气环境、水体以及生物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改变企业开发经营理念,加强

  [摘要]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在地质地貌、大气环境、水体以及生物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改变企业开发经营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完善景区监控系统,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景观优化,加强政府对景区环境的监管以及聘用村民负责景区卫生清洁工作等建议,以期为景区环境改善提供决策参考。

乡村振兴背景下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分析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乡村振兴

  1研究背景

  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镇河口村,是中国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的良性发展有利于河口村实现乡村振兴。目前,学术界对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景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1-2]、客流变化[3]、可持续发展[4]、洞穴景观和洞外景观[5-6]以及旅游地生命周期[7]等方面,而对张家界黄龙洞景区的旅游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进行进一步探索,以促进景区发展和当地乡村振兴。

  2黄龙洞景区旅游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地质地貌遭到破坏

  黄龙洞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对黄龙洞的地质地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坏。进入黄龙洞约100m长的狭窄入洞口后,头顶上方的石壁上有游客的刻字留念;在百步云梯景观内,也能看到岩壁上刻了字,如“XXX到此一游”“2014年3月14日留”;洞内还发现有钟乳石、石笋等被掰断的痕迹。这破坏了黄龙洞的地质景观,而不科学的施工也破坏了洞内的地质地貌条件。

  2.2大气环境受到影响

  黄龙洞洞口狭窄,洞里通风不畅,加上旺季剧增的游客(2016年旺季日接待量约1万人次)以及照明灯等其他因素影响,导致洞内温度升高,且短时间内无法自我调节到正常水平,致使洞内温室效应明显,对景观影响较大。游客在洞内平均游览时间约2h,即使晚上可以稍微得到缓冲,但旺季二氧化碳溶度往往仍不能恢复到正常值。二氧化碳的溶度不断上升,空气质量下降,易导致游客不适,还会加速洞内景观的溶蚀破坏。目前,洞内温度比开发初期略有升高,而湿度却明显下降,洞内的滴水量大幅减少,许多石笋、石柱等已经发黄变黑,部分岩溶景观甚至出现了裂隙断层现象。

  2.3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旁边的索溪河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污染。旺季时,景区门口店铺光顾的游客剧增,包装袋随意乱扔、污水随意倒入河中等现象加剧,特别是臭豆腐、特色小吃的商贩,常把用过的油水倒入索溪河中。当前,景区局部水体浑浊,透明度较低。在龙王浴景点处,水体虽然清澈,但水底有零食包装袋、矿泉水瓶等垃圾沉淀物,严重破坏了水体景观。

  2.4生物环境受到破坏

  景区的动植物因游客的不当行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龙泉景点处的水井养着1m多长的大鲵,大鲵对生活环境要求非常高,尤其是水质,而游客随意喂的食物影响了大鲵的生存环境。景区游道边的花卉盛开时,部分游客摘花或是到油菜花田中拍照,造成局部花田被踩踏。另外,景区机器设备运行也对水中生物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洞内的响水河在旅游旺季时约有50只船运行,淡季每天也约有20只船开动。机动船运行会搅动水底的各种沉淀物,使水体变得浑浊,降低了光线的穿透力,影响水中动植物的生长。

  3对策与建议

  3.1改变企业开发经营理念

  当前,黄龙洞的开发经营者还有约20多年的经营权,旺季应有效控制游客总量,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企业家要树立开发和保护并重的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有节制地开发经营,以实现黄龙洞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要加强对黄龙洞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一是通过导游、景区工作人员以及各种环保提示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规劝游客不要乱扔垃圾、喂食、采花、乱刻乱画以及偷折洞内石钟乳等,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二是必须加强对景区服务人员的培训,而景区的从业人员有义务在游客做出不明行为时予以制止和纠正;三是可定期给景区的商贩宣讲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将垃圾放入景区指定处并及时清理;四是给当地村民做好环境卫生宣传工作,让其意识到环境卫生质量对景区和村落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主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3完善景区监控系统

  黄龙洞洞壁比较干燥,与洞内的热光源、洞顶植被受到破坏以及水土流失有关,可在洞顶合理布置监测点,以观测植被和水土变动情况以便及时补救。在洞内布控监测点,运用高科技设备监测溶洞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数据,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及时分析,为洞穴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企业应关注科技发展,安装散热极低的灯具等,以尽量降低灯具散热对洞内温度的影响。

  相关期刊推荐:《乡村科技》(月刊)创刊于2010年,是由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主办的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宗旨,以实际、实用、实效为特色,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和各类农村专业户为读者对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荐新优品种,介绍致富经验,传递农业信息,普及科技知识,融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趣味性为一体,是新时期农民的科普读物。

  加强对游客的监控和奖惩力度,合理布局监控点,建立微信举报公共平台,鼓励全民监督举报,将不文明游客列入黑名单,将举报有功者列入白名单并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或享受赠与门票抽奖机会[8]。在洞口检票走廊设立多个LED屏显示监测到的游客不文明行为,同时显示屏列出不文明行为名目,提示游客文明旅游。在关键路口安装客流监测系统,实时了解客流分布情况,进而有效指挥调度分流,尽量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3.4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景观优化

  大鲵生存的竖井上面设有铁丝网,建议改设钢化玻璃,既方便游客欣赏又能防止其投食影响大鲵生存。建议景区水车附近设立的黄色假花树撤掉换成桂花树,桂花散发的香气能优化附近厕所的环境,也可以移植本地特色植物珙桐树。加大对景区水体净化处理的力度和频度,做到水体清澈可见。洞顶的保水能力和持续渗水能力在下降,导致洞内补给水明显减少,洞壁表面干燥,引发溶洞景观发育变慢,部分甚至停止,因此要加大修复洞顶土壤和植被力度。施工中要制定科学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洞穴的原生态。

  3.5加强政府对景区环境的监管

  政府应对黄龙洞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监管,对破坏黄龙洞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比如,政府应监控并制止饭店旅馆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索溪河,对各排放单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排放不达标的单位及个体责其限期改造达标,否则取消营业资格。

  3.6聘用村民负责景区卫生清洁工作

  河口村部分用地被景区开发征用,村民需要工作,而景区卫生工作岗位的薪酬低,外地人很少愿意做。可通过上岗村民做好河口村减少对索溪河的污水排放宣传工作,进而减少索溪河受污染对黄龙洞景区发展的不利影响。景区应优先考虑聘用河口村的村民,既能解决村民工作问题,又能保证景区清洁卫生岗位队伍的稳定性和景区卫生质量,有利于景区和乡村共同发展。——论文作者:魏伟1,2

文章名称:乡村振兴背景下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分析

文章地址:http://www.sciqk.com/lwfw/nylw/11711.html

乡村振兴背景下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分析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推荐:

服务人群

各类科技、学术领域等高知人群和亟需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项目的企业及机构。

我们的愿景

做科研工作者身边的学术顾问,让优秀的学术成果走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

专业的学科咨询老师

世界范围内主流中、英文期刊审稿人,近百名对应学科的专业咨询团队

符合学术规范的高效服务

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且具有丰富科研经历的学术人员,经过严格测试和评估合格后为您提供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